• Edward Wechner's patents

    My husband Edward Wechner's work - 2011 version. ...

  • Chainless Biycle

    Edward 愛看Tour d' France, 每次看到看到那些賽手因為 jamming the chain, 而lose the race又或跌倒甚至傷得很重! 這是他自此而很大願望設計出一款比chain drive 鏈條單車更可reliability賴性, 更安全safety, without losing performance an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weight of the bicycle, but also inprove the efficiency.. ...

  • Trench Casting Machine

    It does dig a trench 300mm wide and 6000mm deep and fills it with concrete simultaneously at an advance rate of 20m/hour...

  • solar power and terrestrial power

    The world is desperately looking for alternative power sources in order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es and with it save our planet. Opinions vary widely on what course we should take to achieve a more environmentally acceptable power source ...

  • 2 22 2011 Christchurch Earthquake

    在 4 日 9 月 2010 年, 紐西蘭的基督城發生了一次 7.1 magnitude earthquake. 那時才死了不到幾個人. 建築物也損害不太重(與今次6.3級地震相比). 於是, 地震後, 政府就開始重建了. 才不到半年(5 個月吧了) 就有了第二次的大地震. 2月22日2011, 這次只是 6.3 級地震. 可是死了123人226人失蹤(至今天2月26日為至). 成為了紐西蘭80年來最大的自然災難....

  • Bowerbirds

    Bowerbirds 神奇之處是他們是天才建築師, 為了吸引女性, 他們會建一巢(請看圖), 外面加很多裝飾品(有石塊/水果/果實/花葉/汽水罐... 所有有顏色的東西), 而顏色的挑選完全是由男性認為什麼顏色可以吸引自己喜愛的女性, 而已這些個人口味完全是從遺傳因子而來的...

sshot-36sshot-8

澳洲電視節目Thalassa, 今集是介紹澳洲的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 是維多利亞省西南沿岸的一條長243千米的美麗海景的公路.  它有迷人的海景, 贊歎的奇峰峭壁, 也有動人的歷史故事. 

我去了大洋路兩次, 第一次, 我們開車南下到墨爾本, 再由Geelong > Torquay >Anglesea……一路開到Peterborough 後便開上Gobden回程了.  而去年, 我們則向西開車沿Murray River 一直開至Adelaide, 再由Adelaide 沿海岸線開至Portland 來進入大洋路.  兩次雖然走了大部份都是同樣的大洋路, 可是天氣和早晚的不一樣, 景色卻有不一樣的美. 

在電視影片中提到:

1. 歷史故事: 大洋路是由一群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退役後回澳洲的士兵用手和工具(沒有機械)所建設出來的, 故此在每年的Anzac Day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Day) 澳洲人和老兵就會藉此來到大洋路來紀念他們.

 

sshot-9sshot-10sshot-11sshot-12sshot-13sshot-14sshot-15sshot-16sshot-17sshot-18sshot-19

我在大洋路也看到這樣的一個掌故: 在接近Anglesea 地方, 可以找到一個紀念William Buckley 紀念牌, 位置是在Aireys inlet 吧, 就是Buckley 在1852年在這裡與原住民Wathaurung 婦女相遇, 因為Buckley 意外地拾獲她們仙人的柺杖, 所以原住民就當了他是她們祖先般招待, 其實Buckley是名逃犯.  (這故事曾經拍成紀錄片).  後來因為Buckley 懂得原住民的語言, 就當上了翻譯.

sshot-78

此外, 另一個故事是發生在 Loch Ard Gorge: 一商帆船在1878年由英國開去墨爾本, 卻在 Loch Ard Gorge 處遇大風浪觸礁! 51名乘客和船員就死剩 Tom (是船上學徒)& Eva(是剛一家人移民澳洲), 大家都是18年歲, Tom先被大浪湧上了岸邊,後聽到Eva在大海中浮沉呼救, 他就游去將她救到岸邊, 可是四處無人跡, 大家喝了大浪捲來了白蘭地, 兩人喝了就睡著了. 躲在岩洞內住了好幾天, Tom再爬上岩頂向Glenample Station 找到人來拯救Eva.  因為日久生情, 兩人就結了婚( 傳說中是結了婚的!)

 

sshot-82sshot-83

 

山林大火:  在1983年的維省森林山火發生在全省十幾二十個地方, 而大洋路附近的Aireys Inlet, Anglesea and Lorne 等地根本燒成為荒蕪如月球表面, 救火員無法可施下, 只好放棄, 任由火勢燒到海旁去. 

澳洲防止森林大火, 有幾種方法的:

1. cool fire / black burning(fuel reduction) :  因為澳洲森林長有大量不同品種(700多種)的 gum 桉樹, 桉樹油極易燃燒! 加上積年累月掉下來的斷枝死葉, 堆積在地上便形成 fuel load(裝載大量燃料),  如果遇上風高物燥, 燒起上來, 火燒樹頂, 再由風傳遞火勢, 即一發不可收拾了.  森林管理局會在平時氣溫低一點和濕度不太低的時候, 會在控制下去放火燒掉森林, 當這些 fuel load 燒盡過後, 再遇大火來時, 就沒東西可燒了.

2. fire breaks:  在森林建設隔火道,  間開幾個林區, 雖然火勢極勁時, 這些隔火道未必可以停止了火勢.  可是這可作為緩沖區, 好讓救火員能在更有效去計劃和控制火勢和利用這些火道去救火.

http://www.goomalling.wa.gov.au/council/fire

http://members.ozemail.com.au/~mmichie/engag_envir.htm

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11/02/17/3141043.htm?site=melbourne

http://en.wikipedia.org/wiki/Gum_tree

sshot-20sshot-21sshot-22

Cape Otway Lighthouse: 是澳洲其中一個最老的燈塔, 他的存在是對很多由歐洲而來的船, 非常重要! 由於在壞氣候時, 風浪會迫使船隻駛至 King Island, 而做成失事.  又由於歐洲船隻由西而來, 目的地就是墨爾本, 船隻必須經過Cape Wickham (King Island) 與 Cape Otway (Australia Mainland) 之間的海峽, 於是航海家便稱呼這個峽道為 Eye of the needle, Cape Otway 就成了northern end, Cape Wickham 就成了southern end 了.

sshot-23

sshot-24sshot-25sshot-26sshot-27sshot-28sshot-29sshot-30

我們下來就看看大洋路美麗的海岸線吧:

 

 

sshot-5sshot-37

Portland: Cape Nelson (Yellow RocK) &  Cape Bridgewater (the petrified forest):  由 Adelaide 一路向南開, 已經看到不少wind turbine 的了,  去到 portland 就開始好怕它們, 因portland 在海邊, wind turbine 做成的噪音很恐怖.  去到Cape Bridgewater (the petrified forest), 更覺得它們破壞了整個景觀!  在Yellow RocK 看到兩個用paddle boards 去沖浪的surfer 配合了環境, 真的很好看.  在 the petrified forest (石化森林): 這是個天然的景觀, 當Moonah 樹林被沙丘大覆蓋窒息而死時,  水從沙中滲漏而成了石化樹幹!  

http://www.somethingwecando.com.au/victoria/petrified-forest-cape-bridgewater.html

sshot-38sshot-39sshot-40sshot-41sshot-42sshot-43sshot-44sshot-45sshot-46sshot-47sshot-48sshot-49sshot-50

Warrnambool: 從這裡開始, 就看海岸線因為海風浪的浸蝕而成了很奇形怪狀的地形!

sshot-51sshot-52

sshot-53sshot-54sshot-55

Bay of Islands:

sshot-56sshot-57sshot-58sshot-59sshot-60sshot-61sshot-4sshot-62

The bay of Martyrs:

sshot-63sshot-64

The Grotto:

sshot-65sshot-66

London Bridge:

sshot-67

The Arch:

sshot-68sshot-69

Loch Ard Gorge:

sshot-70sshot-71sshot-72

12 Apostles- 12門徒: 我們第一次到倒沒有第2次的風勢那麼強大!!  如果我沒抓死欄杆, 我很擔心自己被吹走了,  風速有沒有100海哩呢, 我不知道!   可是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人力量是渺小而不可以與天然對抗!!!

sshot-73sshot-2sshot-3sshot-74sshot-75sshot-76sshot-77sshot-79sshot-80

Bells Beach 是世界出名的沖浪勝地:

sshot-6sshot-7sshot-81

去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hkI9Dbm5y4/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1l8vxcOhcA/

當然, 大洋路, 最深印象當然是看到了在風速低時的12門徒日落景色了!  可是12門徒真的是在不同時段, 都會給你不同的衝擊!  在不同景點, 也會給你不同的感受, 例如, 今次我在Loch Ard Gorge, 因為又下小雨又風勁, 我在崖底的海灘, 真的感受到Tom and Eva 在暴風中的恐懼!!

大洋路, 真的, 我有生之年, 還想去多幾次!!!

完.


0 意見 to "澳洲大洋路 The Great Ocean Road"

張貼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

Featured

Labels

Popular Posts